小学数学教案(推荐四篇)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四篇4篇【精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24时计时法,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使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学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具:教具钟面、学生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提问口答。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1个世纪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个月?1个月的天数有哪几种情况?
2、引入新课。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4时计时法。
二、教学新课1、教学24时计时法。
(1)说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时间就是一昼夜。在一日的时间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时?
(2)演示:第一圈从夜里12时也就是0时起,夜里1时、2时、3时上午8时、9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
提问:这是从夜里12时起走了几圈?现在是什么时候的12时?经过了多少小时?
板书下面的直线图:第二圈再从中午12时走,下午1时、2时、3时、晚上8时、9时、再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也是12小时。提问:第二圈是从中午12时到什么时候的12时?也就是经过了多少小时?板书直线图:
提问:谁来说一说在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走了怎样的两圈,共多少小时?
追问:一日等于多少小时?板书:1日=24小时
指出:从夜里12时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时,是12小时;再走一圈到午夜12时又走了12小时,共24小时,所以1日等于24小时。
(3)认识24时计时法。说明:像上面这样分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来记时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计时法。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为了记时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时间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数分别加上12:下午1时叫13时、下午2时教14时晚上12时叫几时?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几时?
指出:像这样的0时到24时的记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比,上午的时刻相同,下午的时刻要把普通计时法的时刻数加上12。中央电视台每天19时播放新闻联播节目,这里的19时就是下午几时?
说明:在24时计时法里只要直接说几时,比较方便,在普通计时法里,一定要说明是上午几时或者是下午几时。
(4)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练习十第1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练习十第2题。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强调普通计时法要说明是上午还是下午。
2、教学求经过时间。
(1) 教学例1。出示例题,读题。画直线图。
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这辆汽车从南京的开车时刻是什么时候?
到达上海的时刻是什么时候?要求什么?
说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时,就是求14时30分到18时30分经过了多少时间?
追问:路上用了多少小时?你是怎样想的?这里的14时30分、18时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时指的是什么?
(2)教学例2。出示例2,指名读题。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在24时计时法里,这两个时刻各是几时?每天从8时到19时,营业了多少时间怎样计算?老师板书。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说明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加大了教学步子,例题从原义务教材的16个减少为6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材仍保留了原义务教材这部分口算内容,并把它安排在笔算之前教学。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①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②商两位数。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
对于试商的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着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出一位商。在教学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材还注意教学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如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教材为学生学习除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笔算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本单元可用15课时进行教学。
三年级数学教案——《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3)9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626
2)522)52
524
0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P20做一做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4)486)84
4□
0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做一做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111
2)686)965)60
6865
061
6
五、全课总结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巩固学生的口算及估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共同探索知识的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1:用课件出示如下几题,学生抢答(开始上课,抢答题目,用于调动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情绪)。
180÷30=420÷60=240÷80=
183÷30≈420÷59≈240÷77≈
2.()里最大能填几?
40×()<31690×()<64320×()<165
30×()<28250×()<40880×()<505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出示如下几题:
22405174
师:选一题,说产笔算的方法
师强调以下几项注意点:
①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两位;
②商的书写位置;
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呈现问题(课件出示例5情景图)
出示例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及描述例5第(1)题。
2.请学生思考,根据条件,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组成多少组?”的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576÷18=________(组)
师板书18
3.组织学生讨论小精灵的问题:“先算18除什么数?”“商怎样写?”学生可以独立尝试计算,也可以讨论交流。
4.请学生汇报尝试及讨论的结果,注重学生“说”,即说一说笔算过程。
5.出示例5第(2)题,如何解决“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930÷31=________(节)
6.讨论这题中新出现的问题,除到十位余下数是〇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和计算,弄明白高个位应该写〇的道理(师引导)。
7.讨论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笔算方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
8.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练习十六第2题,请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自已试商及完成本题的方法,在班级里交流。
四、作业:练习十六第4题和第8题
五、总结
1.小组讨论怎样笔算?
2.师强调商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中的几个要点:
①试商②商的书写位置③余数比除数小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除法是两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
2.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3.在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投影.口算卡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1)口算
28×20 42×7 15×30 18×100 4×7+1 32×10 15×60 63×7 26×20 8×2+4
(2)计算
644÷7 644÷4
学生计算后,说说试商方法和计算过程,比较两题的不同点(投影出示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猜想引入
(1)以前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有什么特点?(商是一位数)
(2)结合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猜想: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也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3)揭示课题
(4)猜想较完整的计算法则.问:除法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应该是怎样的?
3.验证猜想,探索法则。
(1)提出问题.这样的猜想是否正确?该怎么办?(猜想-验证)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怎么样教?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
师: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板书:估算)
师: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怎么去估算?
生2:估算注意些什么?
生3: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4:估算有什么用?
生5:估算用在哪里?
师: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
课件:
生:选A。
课件:师: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
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
汇报并板书:
生1:300×6=1800小估
生2:400×6=2400大估
生3:350×6=2100中估
生4:300×7=2100大小估
生5:300×6+300=2100凑、调估
生6: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
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
生1: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师: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小估。
生哈哈乐。
师: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小估。
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2:大估。
师: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大估。
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
生3: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题目。
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
一、复习。
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他们交的钱数够吗?
3、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
4、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三、第8题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2、提出问题:怎样租车划算?
3、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做?
4、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先作成表格样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说说需要多少大车,多少小车,再比较那种方案划算。
四、小结: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 还需要在什么地方改进?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先认真观察图片及表格,从中获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义。
认真思考找出解题方法,并独立完成。
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先看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独立思考后与同伴交流怎样计算
先算出需要几辆大车几辆小车,然后再比较哪一种划算。
学生互相说一说,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