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文档网
当前位置: 一九文档   /  学习文档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六篇】

时间:2025-03-30 10:02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学情分析

该班共有学生47人,女生26人,男生21人。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事件发生,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知错就改。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继学习部分词语:

⑴ 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⑵ 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⑶ 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悲惨

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愈合

这个一起读。什么意思?

拼命

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

(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⑴ 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⑵ 理解:

信不过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不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 ),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角色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过渡:

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

2、分组读:

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

3、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 )括出来。

板书:(看)

(听)

4、学习第1句: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指1~2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第1句下划红线)

引读。

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板书:飞得慢

听到它──(叫的声音很悲惨)板书:叫声惨(多媒体演示:一只大雁慢飞,边飞边鸣)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描写了这只大雁,找到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由此可见,这就是更羸观察到现象。

板书:观察

5、指名读2~4句:

看到这种现象,更羸是怎样分析的?板书:→

谁愿意读更羸分析的话。(多媒体显示:)括出2~4句)

6、学习第2句:

指名读第2句。

更羸先是怎样分析的?板书:分析

引读:

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一句是先说结果,再讲原因的。

板书:受伤未愈

孤单失群

推断。

小朋友,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通过这一步分析,更羸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

7、学习第3、4句:

为什么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板书:↓

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板书:→进一步分析

⑴ 说读: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读:(指名读3、4句)

书上是怎么说的。

⑵ 读说:

读:(指名读3、4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8、齐读第9自然段:

看着大屏幕,咱们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想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六、学习第5自然段

1、找:

更羸一步一步的分析正确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多媒体显示:第5自然段)

2、说:

同桌互说。

前后对照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最后两句)

提示:你可以这么说,更羸分析什么,结果怎么样。

交流。(指1~2名学生说)

(多媒体显示:嘣的一声响直往上飞加点)

(多媒体显示: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加点)

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会前后联系着读课文,这样课文就越读越明白。

3、演示:

(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你们看,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嘣的一声,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4、理解:直。

这一段中有两个直,意思相同吗?

(多媒体显示:直变色)

老师列出了直的四种解释。(多媒体显示:直四种解释)

直往上飞中的直什么意思?

(多媒体显示:2、一个劲儿,拼命;变蓝)

直掉下来呢?

⑴ 笔直:

你观察得真仔细,咱们再来看一看画面。(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大雁果真是笔直地掉下来的。

(多媒体显示:1、笔直;变红)

⑵ 不断地:

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5、指导读:

这段怎么读好?

谁来试试。(指1~2名学生读)

一起读。

七、总结谈话

1、第5自然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只拉弦,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这和更羸的判断是完全相同的。

板书:判断

更羸真不愧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分男女生读第5、9自然段:

来,拿好书,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男同学读第9自然段,咱们再来体会体会。

八、巩固练习

1、练习: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清楚,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多媒体显示:)

⑴ 第1题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怎样。谁来。(多媒体显示:飞得慢)

⑵ 第2题,谁来。(多媒体显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⑶ 下面3题做在练习纸上。

⑷ 交流,齐读:

谁来说说,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2、存疑:

这节课,咱们学懂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刚刚提问的小朋友站起来,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吗?

至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生活中怎么用,下节课再学习。

附板书

惊弓之鸟

伤口裂开

(看)飞得慢 受伤未愈 / │

/ │ 不用箭

→ → 往上飞 │

/ │ 只拉弦

(听)叫声惨 孤单失群 / │

弦响害怕 ↓ 掉下来

观察 分析 进一步分析 判断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

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

口天——()子小——()言午——

()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

交流,小结。

三、再读课文

1、读24自然段

⑴指名读,想一想: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⑵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1自然段:瀑布的声音大。

①自由读、指名读。

②学生评议朗读,体会瀑布声音渐近渐响的变化。

③听录音,感受。

④感情朗读。

第2自然段:瀑布的形态宽。

①自由读。

②抓住句中打比方的地方,体会瀑布的宽。

③再读,想象。

④看录象,感受。

⑤感情朗读。

第3自然段: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①自由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银雨撒金街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③看录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⑶小结。

2、讲读57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⑵指名读67自然段。想一想:坐在谷底的岩石上,看到离自己这么近的瀑布,你觉得黄果树瀑布怎么样?

⑶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6自然段。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③背诵《望庐山瀑布》,比较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宽;

④听录音,再次感受瀑布声音的大。

⑤抓住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活力,我们为之兴奋。

⑥感情朗读。

⑦小结。

第7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

②自由读,抓住只觉得胸膛在扩展,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生机,我们拥抱瀑布。

③看录象,再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⑷小结

3、讲读第8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

⑵我们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①写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②交流。

③作者又是怎么说的?朗读第1自然段。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四、齐读课文

五、课外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下面的内容,练一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诵下来。

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作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条理。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1)(2—6)(7)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4、全家动员抢救花草时,十分紧张,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的劳累吗?为什么?

5、什么是“秉烛夜游”?

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

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齐背最后一段。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导识记字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了“喜”“笑”?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忧”“泪”?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须劳动”“长见识”?

2、自由读课文,讨论。

3、讨论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

2、讨论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口语交际

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组专题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交际准备:

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等)

2、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学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其实这只是一个范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能。还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办个“小制作展览”,给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1、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3、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4、以此专题办个展览。

相关阅读

栏目精选

其他栏目

毕业论文

教学教案

教学计划

学习总结

实践心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