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文档网
当前位置: 一九文档   /  学习文档  /  教学教案  /  正文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24-12-13 18:55教学教案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 创设情境:通过口算卡片复习,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即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计算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加上相应数量的0。

2. 讲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同样先计算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根据0的`位置确定结果中0的位置。

3. 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强调如何处理0的位置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练习。

2.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共同提高计算能力。

四、检测成效

1. 通过口算练习和选择题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请学生写出简便的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计算方法,强调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要点。

2. 鼓励学生认真计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自主迁移类推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例题素材,为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关于0的处理。

2.难点:理解0和非0数字的对位原理。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0×40 18×20 16×50 240×3 105×3 208×2 301×3 209×4

二、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说说坐火车的感受。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火车? 学生自由谈话,在谈话中导入新课。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 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解决?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小精灵聪聪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160×30= 106×30

(二)学生探究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

怎样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160×30= 106×30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学生汇报交流:106×30的计算方法

2、学生交流:积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做一做:

2 2 0 1 6 0 3 6 0 5 8 0 × 4 0 × 6 0 ×2 5 ×1 2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引导学生最优化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让学生完成第55页练习八第1题。

2.课本第55页第2题

二)提高练习:

1、课本第55页第3题。

2、课本第55页第4题

3、小医生

304×30=10020 280×40=1120 3 0 4 2 8 4 × 3 0 × 4 0 1 0 0 2 0 1 1 2 0

三)拓展练习:

一种方格纸,每张有702格。有一篇文稿大约写了20张,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 课堂评价(小测)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80×14 307×40 170×50 420×22 209×30 207×34

2、一种电话机,每台售价

230元。王采购员为单位买了30台,一共花了多少元?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3

教学目标:

1.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因数中间或末尾的.0,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口算卡片或多媒体展示,复习已学的乘法知识,并引出新课主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举例:40×30,先计算4×3=12,再在结果后面加两个0,得到1200。

强调:当一个因数末尾有0时,我们可以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结果后面加上相应数量的0。

2. 讲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举例:105×30,先计算105×3=315,再在315后面加一个0,得到3150。

强调:当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我们同样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根据0的位置确定结果中0的位置。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2. 小组竞赛:分组进行计算竞赛,每组选择一个计算题目,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最准确地完成计算任务。

四、课堂小结

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完成一定数量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题。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以及简化计算的技巧。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因数中间或末尾的0,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寻宝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计算过程。

2. 讲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同样通过实例演示计算过程。

3. 强调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0的占位、进位处理等。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 小组内互相检查作业,分享计算方法和心得。

四、拓展延伸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课堂小结

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数学。

六、作业布置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完成一定数量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题,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数学思考:初步学会举实例比较分析、论证推理的数学方法。

3.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因数中间或末尾的0,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通过寻宝地图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如果你是寻宝者,如何快速计算出所有宝藏箱里总共有多少金币?引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2. 讲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同样通过实例演示,强调如何处理0的位置和计算结果。

3. 强调竖式的`简便写法,提高计算效率。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分组进行计算竞赛,每组选择一个计算题目,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最准确地完成计算任务。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计算方法,强调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要点。

2. 鼓励学生多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相关阅读

栏目精选

其他栏目

毕业论文

教学教案

教学计划

学习总结

实践心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