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文档网
当前位置: 一九文档   /  学习文档  /  教学教案  /  正文

《数星星》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时间:2025-10-23 15:12教学教案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

数星星 1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其人,知道他从小爱科学,喜欢钻研,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会本堂课的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数”和“撒”,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钻研、天文学家”等词语。

3、能用“著名”说话、写话。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数过星星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奥秘。

展示星空的图片:

让学生边看边数星星,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2、师: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他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科学家张衡。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

出示张衡的图片

张衡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张衡的故事。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张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师:当你知道了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时,你想说些什么?

3、师:我们知道了张衡是古时候一个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板书:数星星的孩子。

领全体学生朗读课题。

指导:多音字:数(shǔ、shù)。

正音:数shǔ。“星星、孩子”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2、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学生小组自学下列字词:勺、斗、组、睡、玉、数、珍珠、钻研、距离。(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4、教师指导:

本课要认的字中,“仰、衡”是后鼻音,“撒、组”是平舌音,“傻、楚”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数”是多音字,在本课中shǔ和shù两个音都出现了,要注意这个字在词中的正确读音。

5、玩字卡游戏。

(1).老师随意说字音,学生按老师所读的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2)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

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教师指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珍”字右边的最后一撇长。“研”字右边的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钻”字右边的口字第一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2)数:左右结构,左右均等。

(3)睡:右边的“垂”字,中间宽,两头窄,注意提示笔顺。离:上窄下宽。这两个字笔画多,要重点指导。

(4)衡:指名读,说结构、偏旁。教师故意板书一个极差的“衡”字,请学生说说该怎么写,并上台板书。

师:三部分要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才好看,也就是说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写字如此,学习也应该互相帮助才能学好。希望大家团结一条心搞好学习。

(5)汉:指名读,比较:汉——汗。给“汉”组词。

(6)研:指名读,换偏旁:研——形(研——妍、刑)

2、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初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各人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3)朗读展示。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2、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范读视频,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在动画中理解课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三、.再读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当读到这一句话时,让学生想象夜空的美丽和星星之多)

(2)“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3)“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让学生通过读“一夜”“几次”“果然”等词语体会张衡是怎样认真观察星空的)

四、小结。

师:正因为张衡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五、拓展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

六、作业

课外阅读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边的科学常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张手抄报。

扩展资料

白天能看到星星吗

星星在白天同样亮着,那 若没有大气,天空是黑洞洞的,即便阳光十分强烈,同样能见到星星。

——本文选自中国致公出版社《学生万事通》

飞碟之谜

关于飞碟的故事,首先是从美国传开的。1947年6月24日,美国的一位飞行员驾驶着飞机正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有几个巨大的圆盘形的东西向华盛顿州的莱尼尔峰飞去。据他估计,这个“怪物”的直径有30多米。消息一传出去,马上成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因为这个“怪物”是圆盘形,所以被人们称为“飞碟”。

据有人统计,从1947年到1969年22年间,自称亲眼看见过“飞碟”的就已经超过l万2千6百多人。

1958年1月16日,在大西洋的特立尼达小岛上,一些气象学家正在从事气象观测工作。中午时分,突然看到有一个带云雾光圈的“飞碟”从海上飞来,绕行小岛一圈就飞走了。据说当时有人还拍下了它的照片。

1978 年10月23日夜间,澳大利亚一飞行员正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发绿色光的庞然大物朝他飞来,他立即用无线电向基地报告了这个“怪物”的形貌。3 分钟后,基地还没来得及和他取得进一步联系,无线电联系就中断了,并且传来了爆炸声,飞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1978 年11月9日,科威特也出现了“飞碟”。这天凌晨一点半,科威特石油公司的技术人员在电子荧光屏上发现一个泵油站发生了故障,于是就派出7个人到那里去。在离科威特首都西北约50公里的地方,他们看到有一个4层楼房那么高的闪闪发光的“怪物”降落在泵油站附近。这个“怪物”是圆柱形,体积超过一般的飞机,前面有一转动部件,上面有圆顶,发射出一道红色的光。这时,附近的无线电联络全部中断,泵油站自动停止了工作。这“怪物”停留了7分钟就飞走了,既没响声音,也没留下痕迹。在随后的20多天里,又有一些科威特人在天空中看见了“飞碟”。这是一个耀眼的长型发光体,尾部弯曲着,几分钟后就不见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科威特就看到了4次飞碟。

最近几年来,飞碟

“飞碟”究竟是何物?它来自何方?人们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最吸引人的一种看法是:飞碟是外星人的飞船。

对这种看法,科学家们持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赞同的,另一种是怀疑甚至否定的。

赞同的理由是,肯定宇宙间有比地球人更高级的“宇宙人”。与高级的“宇宙人”相比,人类只不过是地球“摇篮”里的“幼儿”。现在刚刚能离开“摇篮”到月球上去看看,但是还未走出“家门”——太阳系。而“地外文明”决不是幻想,考古学家们认为“宇宙人”可能曾来过地球。在秘鲁的一条河床上,曾经发现了8干年前的许多石头,上面刻有飞碟的图案。其中有一块石头还刻有一个人,拿着一个望远镜一样的东西在观察飞行中的飞碟。既然地球上的人能到其他星球上去探测,为什么“宇宙人”就不能来探测地球呢?也许比我们高级得多的智慧生物,正在注意和研究着我们呢!

持否定意见的理由之一是,假定有文明星球的话,这些文明星球互派飞船的可能性有多大?假定银河系的100万个文明星球都掌握了宇宙飞行技术,每年各派一艘飞船的话,银河系内有1千多亿颗恒星,假定只考察其中的百分之几,这样要平均每隔一万年左右才有一艘外星船进入太阳系,因此,如果“飞碟”是“外星船”,那也是千载难逢的。

另外,考虑人的寿命和飞船所携带燃料总是有限的,假定地球人乘坐宇宙飞船到邻近恒星去,往返一次就得8万年,而两个文明星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都在上百光年以上,因此从科学上考虑,两文明星球之间往来不能采用飞船,只能用无线电通讯。

1969 年,美国的一个专家调查小组发表了长篇报告。根据对1万2千多起飞碟案例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不是“外星船”,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误会,例如有的是人造卫星重返大气层焚烧以后的碎片,有的是气球或者飞机,有的是云块、球状闪电、海市蜃楼等大气现象,有的是鸟群或昆虫群,有的是星星,有的是雷达假目标等。还有一些是伪造的故事或照片。

英国有关部门对1631件飞碟案例进行了调�

看来,所见的“飞碟”肯定不都是“外星船”,但是否里面有外星船?对此,至今还没有确凿证据。

数雨滴的孩子

沙沙沙,沙沙沙,下雨啦!

竺可桢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屋门旁,出神地望着房檐上滴落的小雨滴,轻轻地数着:“1、2、3、4、5……”

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什么奇迹。房檐下的大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小坑呢?小雨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叭、叭、叭地响。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这叫滴水石穿啊!别看小小的雨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日子长了,大石板上就被滴出一个个小坑来了。读书、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竺可桢记住了妈妈的话,从此发奋学习。后来,他专门研究气象,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本文选自《中国少年儿童》2004.11

星星会相撞吗

有的科学家计算过,在整个银河系中,恒星与恒星相撞的可能性,大概100亿亿年才可能发生一次。

当然,如果把流星的坠落、彗星与行星相撞等

——本文选自中国致公出版社《学生万事通》

红红的甜草莓

【导读】

草莓是人人喜欢吃的水果,你可能经常吃到这种水果。可是你知道吗?咩咩羊吃了草莓以后,他的脸却一点一点地变红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你认真读下面的短文,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阅读的时候要注意描写哗哗羊。心理变化的句子,并用“-”画出来。

咩咩羊是一只雪白雪白的可爱的小羊羔。一天,他的妈妈病了,爸爸对他说:“乖宝宝,爸爸要照顾妈妈,你去找点食物给妈妈吃。”咩咩羊点点头,向小山坡跑去。

山坡上,长满了嫩嫩的小草,在微风下冲着咩咩羊直招手,好像在说:“快快把我带回家吧!”咩咩羊挑了一丛最青最嫩的小草,准备带回家。突然他想:“天天吃青草,妈妈身体又不好,肯定觉得没味道,我得带点特别好吃的东西回家!”

他东瞧瞧,西看看,咦,什么东西在树下发出红光呢?咩咩羊轻手轻脚地走近一看,哈哈!是三颗圆滚滚、红灿灿的甜草莓!“真漂亮!”咩咩羊小心地摘下草莓,心想:“甜甜酸酸的草莓,妈妈吃了病一定会好。”

咩咩羊捧着三颗甜草莓,看着看着,可真想吃呀!

咩咩羊想:“妈妈最疼我,有三颗草毒,妈妈一定会叫我吃一颗,那我不用妈妈说,就自己先吃了吧!”这样一想,他就挑了一颗最小的草莓放在嘴里,“咕噜”一下就吞进了肚里。

“哎呀,是啥味道还没尝出来呢。”咩咩羊遗憾地舔舔嘴,对着草莓闻了又闻:“好香呀!这草莓准是甜甜的、酸酸的,好吃得不得了!”

可只剩下两颗草莓了,该怎么办呢?咩咩羊想了想,就对自己说:“两颗草莓妈妈一定会给爸爸一颗,爸爸是个大嘴巴,肯定不够吃,还是我帮他吃了吧!”这样一想,咩咩羊就张开嘴巴放进那颗不大不小的草莓。

他轻轻一咬,一股又酸又甜的汁水就冒出来。“真好吃!”咩咩羊小口小口地吃着,可一颗草莓很快就吃光了。“只剩下最后一颗草莓,一定要留给妈妈。”咩咩羊小心地把草莓藏进背上的那捆青草里,下决心看都不看一眼。

可刚刚走了几步,他又忍不住扒开青草,捧出最后一颗草莓。这颗草莓最大最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颗红星星。咩咩羊的口水滴滴答答地流下来,心想:“反正只有一颗了,妈妈如果想给我和爸爸吃,大家推来推去很麻烦,干脆我一口吃了它。”说着,他就张开大嘴巴,把草莓吞进肚里,心满意足地拍拍小肚皮说:“下次再找到草莓,一定全给妈妈吃。”

回到家,咩咩羊就看到妈妈笑眯眯的脸。他低着头,拎着青草轻轻地走到了妈妈的床前。爸爸拍拍他的小脑瓜说:“咩咩真能干,懂得疼妈妈了。瞧!刚才熊奶奶送来一碗草莓,可妈妈一颗也不肯吃,说要等你回来奖励给你吃。”

咩咩羊抬头一看,桌上果然放着一碗红红的甜草莓,可他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吃了。这时候他的脸一点点一点点地变红了,比碗里的甜草莓还要红,还要红……

——本文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生阅读文选》第四册

大班美术活动《数星星》 2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它们在本课中都是表示数目的。

2.掌握9种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认识4个字,会读指定的词语。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规范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汉字了,每个字的上面都有一个音节,音节怎样读汉字就怎样读。

2.我们要学习的这些汉字都在一首一首的儿歌里面,今天开始学习“识字(一)”。儿歌是一行一行写出来的,《数星星》这首儿歌共有6行。

3.儿歌上面是题目《数星星》,题目前面的“1.”是识字的第一课。学生齐读:1.数星星

二、学习新课

(一)读儿歌

1.教师范读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困

3.指名读,同桌互读儿歌。

4.说说你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5.抽卡片读生字和认读字。

6.齐读儿歌。

(二)学习新笔画

1.出示“一”,这个笔画叫做“横”。

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名字,看看有没有“横”。

3.教师范写“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

(三)学习生字

1.学习“一”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一”共几笔?哪一笔?

(2)教师记字形:“一”,横“一”。

(3)学生指名、互相、小组记字形。

(4)“一”表示数目,我们可以用“一”说什么?(一个人、一把椅子??)

2.学习“二”。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二”共几笔?哪几笔?

(2)指名、互相记字形。

(3)组词:三朵花、三棵树、三粒种子??

(四)指导看笔画笔顺表

1.红笔画是新笔画。

2.第一栏是生字,第二栏是笔顺。

3.右下角的数字是生字的总笔画数。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一)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中的横虚线称作“横中线”,竖虚线称作“竖中线”,横竖两条虚线的交点称作“中心点”。4个小格分别称作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二)指导书写“一”

1.教师范写,提问:“一”字的一笔写在哪里?两边顶不顶格?

2.师述:“一”,起笔在左横中线,收笔在右横中线稍靠上一点,“横”要平,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三)指导书写“二”

1.教师范写,提问:“二”字的两横写在哪里?一样长吗?

2.师述:“二”,两个“横”分别在左横中线的上、下,相距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四)指导书写“三”

1.教师范写,提问:“三”字中的三横长短一样长吗?中间的“横”离上下两个“横”是不是同样宽?

2.师述:“三”,三个“横”分别落在横中线上方,横中线和横中线下方,上下两“横”距中间的“横”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儿歌和三个生字。

课后反思

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还有待培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读儿歌:指名、小组读。

2.抽卡片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新笔画

竖 横折 撇 竖弯 点 竖弯钩 捺 横折弯钩

丨 丿 丶

1.教师范写笔画,说出各笔画名称。困

2.用铁丝演示“ ”,帮助学生记住笔画是一笔。

3.学生书空笔画。

4.小组记忆笔画名称和写法。

(二)学习生字

1.提自学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根据笔画顺序记忆字形。

(3)利用儿歌弄懂字义,组词说句。

2.学生自学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3.检查自学效果,教师指导。

(1)“四”的第三、四笔是“撇、竖弯”。

(2)“五”的第三笔是“横折”。

(3)“六”的最后一笔是“点”。

(4)“八”撇低,捺高,中间留空。

三、巩固练习

1.抽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从整体到笔画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1)“四”,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的右半笔都要往里收一些,且不要拉得太长,第三笔“撇”,起笔稍重,收笔要轻,要拉出笔锋。

(2)“五”,第二笔为“竖”,由竖中线起笔稍左方向运笔。

(3)“六”,第一笔为“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横”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为“点”。

(4)“七”,第一笔“横”起笔在左横中线稍下,穿过中心点以后在右横中线稍上收笔。“竖弯钩”

起笔在竖中线稍左一点。

(5)“八”,第二笔是“捺”,起笔在左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

(6)“九”,第一笔是“撇”稍直,不要太斜,“横折弯钩”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折后向下,稍左运笔,弯要有弧度,钩要小。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知道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表示数目的。

教学反思1

刚入学的小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还有待培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

第一次学习生字,兴趣很高,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多数学生书写习惯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还有待练习。

教学反思2

亮点:

1、本课教学打破以往师带生逐一学习的教学思路。

2、注重从学生已有认知点出发,采用笔�

3、在教学“五”字的笔顺及书写时,重点是借助书后笔顺跟随学习笔顺,教会学生学会利用笔顺跟随记忆笔顺,以“五”的教学为例引出笔顺跟随表,并比较详尽的介绍笔顺跟随表的作用及读法。为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作好铺垫。

4、整节课重点较为突出,教学方法多元,每个字的出示不雷同且侧重点也不同,将所给知识巧妙分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1、学生书写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观察字的能力有待提高。

2、学生记忆字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思路还不是很广。

改进措施:

1、打算着眼于学生读贴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教师示范指导和自己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书写能力,并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步激发书写兴趣,形成“我要学好,我要一次成功”的良好风气以及“动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书写习惯。

2、老师多提供给孩子一些范例,并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在大量的范例中感受记字方法的多样性及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记字的兴趣。

活动目的: 3

1、在优美抒情的氛围中感受音乐旋律及歌词。

2、通过师生分别扮演“宝宝”和“星星”的不同角色,掌握歌曲的`情绪及内容。

3、能体会“宝宝”在夜晚数星星的惬意之情。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数星星》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走进科技世界”的首篇讲读课文。课文记述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依偎着奶奶数星星的故事,课文中的“数星星”包含着以下三方面:一是通过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和奶奶的话表现他的仔细、认真、痴迷,二是写张衡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发现了星星的运动规律,三是写张衡通过观察验证了前人的说法。本课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非常重要,教学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法渗透。根据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预设本课教学目标,将识字、学词和指导写字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9个生字,会写数、珍、珠、玉4个生字,同时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课文理解“撒、仰”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随文识字,指导写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星空的美丽,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重点指导“珍珠、玉”的写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创设法、课件演示法。

学法:发现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观察星空。

教师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星空图,激趣导入。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是啊,蓝蓝的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太美了。而且天上的星星多极了,我们平常说星星多,用哪些词语?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多音字:无数、数不清。

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数过?古时候就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数读第三声,星星和孩子读轻声)相机指导多音字“数”。

写课题,指导“数”的写法。

指导“数”的写法:左右结构,左边的“米”一捺变为一点,右边反文旁的第一笔“撇”起笔稍低,要短,撇捺要舒展。范写后巡视,指导学生写数。

2.初识张衡,读准后鼻音“衡”。

课件出示张衡简介,理解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近两千年。(板书:张衡 汉朝)

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出示图片地动仪,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出示卡片“衡”认读,读准后鼻音。

(2)他是——汉朝人,出示卡片“汉”认读,了解“汉”是前鼻音。

(3)识记“衡”“汉”。

预设: A、提醒读音:“衡”是后鼻音,“汉”是前鼻音。汉---汗对比识记。

B、“衡”字较抽象,可用谜语:(1)真奇怪,一条大尾巴的鱼游在行里头!(2)观察字的结构,左中右结构,用加一加方法也可记忆。

(二)初读感知,引导自主识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自读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哪个小组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请你们推荐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读书前提出要求,看谁的小耳朵听的最仔细,听他字音有没有读准、有没有漏字添字)读书形式要多样,小组读、男女声读、指名读、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完一自然后指名评价,并相机指导生字。

a、刚刚这位同学读的真好,我们像他一样来再读一读这个字。自然过渡到要认的生字。

b、这一自然段中,这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读准字音,再来读一读。

预设:翘舌音:楚、傻。平舌音:撒、组(换一换,祖、姐)。特别区分傻和撒,撒字识记时可用动作理解或加一加。(把手中的东西分散出去就是撒)用什么撒?用手撒,所以是提手旁。猜字谜记忆“距”,一个巨人在踢足球,或加一加方法识记。识记玉,差点称王,不能作主”或背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方法来记“玉”字。仰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仰---迎,或者做动作。什么叫仰?明白仰的意思。

3.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A、读准字音(出示课件:蓝色的背景,生字写在星星上。)

(1)小朋友们读课文真认真,那老师就奖励大家玩个小游戏-摘星星,要求是你一定要读正确它的名字才能把它摘下来,有没有信心?读对的同学老师就把这颗星星送给你。(自由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注意学生读错后马上纠正,可以老师领读,也可小老师帮读,或者“大家一起帮帮他!”让读错的同学读两遍以后再继续开火车。学生读时词语出的不要过快。多鼓励学生,多表扬。(拍手表扬)

(2)小朋友真能干,小星星都被我们给摘下来了,老师还给同学们还带来词语礼物,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指导。“钻研”读准字音。

(三)感悟内容,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

2.这段话写的美吗?从哪儿感受到的美?(珍珠)。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出示珍珠图片,感受珍珠的美。

预设:妈妈的项链是珍珠的,闪闪发光就很美(从生活中感受理解)

3.那怎样记住“珍珠”这两个字呢?

(加一加,换一换。两个字都是“王字旁”,珍珠和玉都是非常珍贵的,都很美)

4、 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

5.碧玉盘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像――碧玉盘一样。生找到玉后出示玉石图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答后师总结“玉”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猜谜语的方法。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认字的本领很高,字写得怎样呢?想不想跟老师写写呢?

2.师讲解范写“珍”,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说。

提醒: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提示王字旁于王字的区别,王的最后一笔是提,珍的右边三撇起笔要对齐,上下排列,三撇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最后一撇要长。一边指导写字,一边说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一写,并念出笔顺。

3、范写“珠”字,让生说该字写时注意事项。提示学生右侧的竖为该字主笔,要写的相对长些该字才漂亮。

4、范写“玉”字,最后一横最长,第二横压在横中线上,竖压在竖中线上。

5、学生练写。(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比一个写的好,提醒写字姿势,身坐正,脚放平,与肩同宽)巡视、

6.展示点评。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汉朝

珍 珠 玉

大班美术活动《数星星》 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它们在本课中都是表示数目的。

2.掌握9种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认识4个字,会读指定的词语。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规范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认识4个生字。掌握汉字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认识田字格,能依照范字写字。会读指定的词语,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体会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9种笔画,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汉字了,每个字的上面都有一个音节,音节怎样读汉字就怎样读。

2.我们要学习的这些汉字都在一首一首的儿歌里面,今天开始学习“识字(一)”。儿歌是一行一行写出来的,《数星星》这首儿歌共有6行。

3.儿歌上面是题目《数星星》,题目前面的“1.”是识字的第一课。学生齐读:1.数星星

二、学习新课

(一)读儿歌

1.教师范读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困

3.指名读,同桌互读儿歌。

4.说说你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5.抽卡片读生字和认读字。

6.齐读儿歌。

(二)学习新笔画

1.出示“一”,这个笔画叫做“横”。

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名字,看看有没有“横”。

3.教师范写“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

(三)学习生字

1.学习“一”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一”共几笔?哪一笔?

(2)教师记字形:“一”,横“一”。

(3)学生指名、互相、小组记字形。

(4)“一”表示数目,我们可以用“一”说什么?(一个人、一把椅子……)

2.学习“二”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二”共几笔?哪几笔?

(2)指名、互相记字形。

(3)组词:三朵花、三棵树、三粒种子……

(四)指导看笔画笔顺表

1.红笔画是新笔画。

2.第一栏是生字,第二栏是笔顺。

3.右下角的数字是生字的总笔画数。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一)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中的横虚线称作“横中线”,竖虚线称作“竖中线”,横竖两条虚线的交点称作“中心点”。4个小格分别称作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二)指导书写“一”

1.教师范写,提问:“一”字的一笔写在哪里?两边顶不顶格?

2.师述:“一”,起笔在左横中线,收笔在右横中线稍靠上一点,“横”要平,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三)指导书写“二”

1.教师范写,提问:“二”字的两横写在哪里?一样长吗?

2.师述:“二”,两个“横”分别在左横中线的上、下,相距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四)指导书写“三”

1.教师范写,提问:“三”字中的三横长短一样长吗?中间的“横”离上下两个“横”是不是同样宽?

2.师述:“三”,三个“横”分别落在横中线上方,横中线和横中线下方,上下两“横”距中间的“横”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儿歌和三个生字。

课后反思: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还有待培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田字格,能依照范字写字。掌握汉字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对汉字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四的书写

一、引入新课

1.读儿歌:指名、小组读。

2.抽卡片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新笔画

竖 横折 撇 竖弯 点 竖弯钩 捺 横折弯钩

丨 丿 丶

1.教师范写笔画,说出各笔画名称。困

2.用铁丝演示“ ”,帮助学生记住笔画是一笔。

3.学生书空笔画。

4.小组记忆笔画名称和写法。

(二)学习生字

1.提自学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根据笔画顺序记忆字形。

(3)利用儿歌弄懂字义,组词说句。

2.学生自学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3.检查自学效果,教师指导。

(1)“四”的第三、四笔是“撇、竖弯”。

(2)“五”的第三笔是“横折”。

(3)“六”的最后一笔是“点”。

(4)“八”撇低,捺高,中间留空。

三、巩固练习

1.抽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从整体到笔画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1)“四”,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的右半笔都要往里收一些,且不要拉得太长,第三笔“撇”,起笔稍重,收笔要轻,要拉出笔锋。

(2)“五”,第二笔为“竖”,由竖中线起笔稍左方向运笔。

(3)“六”,第一笔为“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横”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为“点”。

(4)“七”,第一笔“横”起笔在左横中线稍下,穿过中心点以后在右横中线稍上收笔。“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稍左一点。

(5)“八”,第二笔是“捺”,起笔在左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

(6)“九”,第一笔是“撇”稍直,不要太斜,“横折弯钩”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折后向下,稍左运笔,弯要有弧度,钩要小。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知道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表示数目的。

课后反思:学生第一次学习生字,兴趣很高,对基本笔画掌握较好,多数学生书写习惯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还有待练习。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数星星 6

一、教学目标

1、学写“钻研”两个字。通过动作演示,了解“撒”。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2、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跨越式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句,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晴朗的夜晚,蓝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咦?星星怎么不见啦?原来她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躲在了云层里呢!你们只要读对这些词语,他们就出来和大家见面。

2、生读词语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4、 用三角形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2、哪个同学愿意来扮演张衡,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比较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一颗,两颗,数到了几百颗。

你体会到什么呢?(数得很认真)

3、指导朗读。文中的一颗等中间为什么是逗号,而不是顿号呢?

(二)朗读感悟,星星的多

1、到底这些星星数得清吗?

(1)“晚上,满天的星星像……。”从哪里看出多呢?“满天、无数”(能不能换成放呢?通过撒,演示,还体会到了星星分布不均匀,给数带来了困难)

你有什么感受吗?(数不清)可是张衡却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再读这句(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张衡数星星的耐心,细致,认真。)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谁再读读这句,读出张衡的耐心,认真?

(2)指导朗读——评价

(3)“傻孩子,星星一闪一闪的`……”星星在闪。

(4)指导朗读——评价

2、我们都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是这� 爷爷告诉他___,告诉他___,还告诉他___。(师生合作读)

三、合作研读,了解位置。

1、请你们仔细观察书本的插图,根据爷爷的描述,找找北斗七星,并把这七颗星连起来,再找找北极星的位置。

2、生小组学习。先读,再交流,由一个人连线。

3、你们真了不起。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到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4、张衡也跟你们一样,对北斗星特别感兴趣,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发现——。爷爷说对了吗?哪个词知道的?要是没有几次起来认真地观察,张衡就不会发现真的绕着北极星转。

四、资料阅读,深化主题。

1、正是张衡一次又一次的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星星的奥秘。在我们生活中,也同样需要仔细观察,才能有所发现。

2、请你们翻开语文书154页,看看文中的“我”是怎样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3、普通人如此,科学家们的伟大发明,也源自对生活小事进行仔细观察。请同学们翻开跨越式阅读材料,第118页,读一读《啤酒泡引出了科学灵感》、《猫晒太阳的启示》。

五、小练笔

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了什么呢?请写在纸上。

六、儿歌回顾,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认识了张衡,把他的经历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傻孩子,名张衡,汉朝人,爱科学。

仰起头,数星星,星星多,撒玉盘。

细观察,数清楚,动脑想,勤钻研。

长大后,多成就,地动仪,浑天仪。

天文学家文学家,样样精通扬世界。

2、只要我们向张衡学习,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有所发现,将来一定能取得成功。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数星星 7

教学目标:

1.学会珍、靠、仰、百、傻等生字,理解词语。

2.读懂课文1、2、3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3.感受星空的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一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星空真美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美丽星空的句子,用划下来。

2.请一生反馈,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同时及时纠错)

3.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试试看。

4.逐个请学生站起来读一读。师评价,你读得真美,你是怎么想的?

视情况随机指导: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

a.(星星很美或很亮)是的,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样美/亮。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所以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

还有吗?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b.(星星很多)从哪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满天,无数)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

c.(星空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盘一样。星星在碧玉盘一样的夜空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5.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读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掉在碧玉盘里。读掉不行吗?为什么?

6.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星星撒满天空的样子。

7.全班齐读这句话。

8.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位喜爱《数星星的孩子》

他就是张衡。

9.他是怎么数星星的?(指名说)

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两句话,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0.反馈,找到了吗?请你根据这几个词摆好姿势。生摆动作,师读句子。

11.看来你们已经能够理解这几个词语了,好,保持这个姿势,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来数一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约20多颗)

12.觉得怎样?(累)可是张衡却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我们连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B.学习2、3自然段

1.那么多的星星,你觉得能数清吗?(不能,能)追问为什么?

2.张衡的想法跟你一样,他还是挺有信心的,从书上哪里可以看出来?

请生读一读(指名火车齐读)

3.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

4.那么,天上的星星究竟能不能数清呢?我们下节课再去仔细探讨吧!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数星星,好不好?

三、学习五个生字

1.瞧!黑板上也闪耀着亮晶晶的星星。,谁能来数一数?(逐个指名读五个开火车读)

2.都念对了,下面我们来摘星星,谁要是也能把字写得很漂亮,那么你就摘到这颗星星了。你想先摘哪一颗?

3.重点指导:傻傻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仿写。

傻: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比较难写,一起来书空右半部分。

注意结构,写的时候傻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靠:因为笔画比较多,所以上半部分尤其要写得紧凑,告字写得扁扁的

珍:右下部分的三撇各不相同。

数星星 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9种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认识4个字,会读指定的词语。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6、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具有良好的执笔、写字姿势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5种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认识4个字,会读指定的词语。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学习许多汉字,这些汉字都在一首一首儿歌里,今天我们学习“识字一”儿歌是一行一行写出来的,这篇课文共6行,儿歌上面是题目,题目上面的“1是识字的第一课”。

二、指导读儿歌:

1、看拼音读准儿歌,要读准字音,一个音节下面一个汉字。

2、学生自己拼读儿歌。

3、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学生练习朗读儿歌。

5、告诉学生每篇课文后面的生字有两种:一种是要求会读、会写、会用,还有一种是会读,请你在课文中找到要求必须掌握的生字,然后用你的铅笔在书上画下来,然后再读一读,记一记。

三、认识汉字:每个字的上面都有一个音节,音节怎么读,汉字就怎么读。

1、读准字音:一(yī)、二(èr)、三(sān)、四(sì)、五(wǔ)

2、记住字形:每个生字都由笔画组成的。

(1)“一”只有一笔,这个笔画叫做“横”,写时要写直。师示范。

(2)自学“二”由哪几笔组成,观察两横,发现什么?

(3)自学“三” 由哪几笔组成,观察三横,发现什么?

写字规则:(笔顺)由上到下。(指导学生看笔顺跟随,学习笔顺,学生自己说一说。)

(4)学习“四”。读字音、说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5)学习“五”。按从上到下规则,先写哪一笔?

四、巩固笔画:读准笔画名称。

五、教會孩子用手勢表示數字。

六、指导书写:

1、生练习描红,注意各笔所在位置。

2、抄写生字。

七、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yī)、二(èr)、三(sān)、四(sì)、五(wǔ)

八、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儿歌的掌握较好,能够正确地朗读,对于前五个生字的笔画掌握较好,但是有的学生在书写上写的还不够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六、七、八、九、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4种笔画,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数星星。

二、学习生字:

1、读儿歌,复习几个生字。

1)读儿歌。

2)抽读卡片:一、二、三、四、五。

2、学习六、七、八、九、十:六七八九十同样是生字的,它也表示数。

1)指导学生分析每一个字的基本笔画,并书空。(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认识几个基本笔画,并说出各在哪个字的哪一笔。

3)比一比几个字中竖的不同:四、五、十。

4)描红,练习抄写。

三、课堂练习:

1、朗读儿歌。

2、做课堂练习册。

四、独立作业: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十

四   五

八   六

七   九

六、教学反思:有了上节课的经验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就简单了一点,整节课下来学生在田字格中能够比较规范的书写,生字写得也比上节课漂亮了。

数星星 9

一,简介

《数星星的孩子》讲了少年张衡数星星的故事,表现了他对知识认真执著,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他对星空,天象近于痴迷的刻苦实践和独特爱好。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让学说了解较浅显的天文知识,对张衡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二,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微机操作能力,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能上网查阅简单的资料。他们想像力丰富,喜欢幻想,对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合作,喜欢游戏活动,善于表现自己,乐于得到别人的赞扬,肯定。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即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会主动学习以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求。为此,本课时教学,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生字,初步识记字形,会运用多数生字口头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张衡做事认真,自信,有耐心,有毅力,追求科学的精神,从中受到启迪。

3,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积累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和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四, 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从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活课堂,提高效率。

2,根据低年级识字是重点的要求,本课采用听读识字,分析部件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小组合作识字等方法,使识字落到实处,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读书是积累语言,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注重朗读,采用个人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带着问题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受感染,受启迪。

4,以 学生的"学"为主线,采用"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学习。

5,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赏识评价,及时评价和总体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爱学,乐学。

五,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声像,图文并茂,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教学目的。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听读识字,随文识字,看拼音识字,自主识字等,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3,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开展网上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

4,实现教学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本节课需要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然后教师加以整理,根据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

2,要求学生课前观察夜空数星星,有真实的体验。

3,学生在课前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查找所需的资料。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环节一:激趣导入

1,学生拍手跟着音乐齐唱儿歌《小星星》.

2,提问:儿歌中把星星比作了什么 并让学生谈一谈数星星时的感受。

3,板贴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1,电脑大屏幕显示星光闪烁的夜空并配有儿歌,学生跟着音乐拍手齐唱,声像,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增强学生感受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习课文体会张衡精神做好铺垫。

环节二:整体感知

1,学生打开"课文欣赏",先来欣赏一遍课文,要求听准字音。

2,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请教小伙

伴,也可以点击一下生字就会出现读音。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1,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在读文中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问题,认读生字,随文解决生字,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环节三:学习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娃娃读给同位听,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生字闯关游戏:大屏幕展示带有拼音的生字

(1)第一关:学生排火车领读生字,如果读对,智慧鸟就会把生字的拼

带走。

(2)第二关:指生读生字,读对奖励小星星。之后全班齐读生字。

3,识字方法小练习:

(1) 指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把生字拖到相应的识字方法小

蘑菇里。

(2) 教师根据识字情况加以小结。

4,游戏:摘星星。大屏幕展示动画星星,在每颗星星的背后都藏着一个

生字,学生选择摘自己喜欢的星星,只要读准星星背后的生字并会组词,星星就会变大飞来。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组词情况加以小结。

设计意图:

1,通过同位互相读生字比赛练习,激起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从而达到掌握字音的目的。

2,在游戏中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使得枯燥的认字变为生动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既解除了学习疲劳,又巩固了所学生字,调节了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3," 巧妙识字"模块共设置了"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小儿歌小谜语其它方法"五个小蘑菇,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然后进行介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积累多种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培养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及合作意识,增强对生字的识读和记忆,培养识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师根据学生识字情况加以小结鼓励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4,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组词,扩词练习,活跃了思维,丰富了词语的积累,以达到持续兴趣加深识记的目的。

环节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想一想: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教师巡视。

提问上述问题。(板贴:张衡)

2,学生讨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张衡的什么内容 教师巡视。

教师提问。

3,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张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教师结合汇报情况板贴:认真,耐心,自信,有毅力

4,教师小结,并请学生带着对张衡的喜爱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

5,学生汇报读喜欢的自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师生共同展开评价活动,对读得好的学生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如:奖星星,拍手祝贺等。

设计意图:

1,在扫清生字障碍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目的,有任务地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达到读通,读熟课文,熟悉内容的目的。

2,利用合作小组,生生互动,进一步熟悉掌握课文内容。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高了读书兴趣,从中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感悟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加情感体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此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采用谈话法,以平等的态度,及时引导点拨,互动式开展交流活动。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来地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精神的感悟。在自由的环境里,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5, 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评读中,更好地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增强对张衡的喜爱之情。通过评价读文情况,展开自评与互评,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和欣赏力。通过不同形式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做各种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学内容等方面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自然地,主动地将自己的情和感融入到学习中。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满意:

1,在设计"导入新课学习生字"等环节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设计了唱儿歌,闯关游戏,摘星星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富教于乐,达到了学习最佳境界。

2,利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支持了学生的想象。

《数星星》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方法的文字。

3、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理解词语,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除让学生学会字词句和掌握课文内容外,还要让学生获得观察方面的知识,受到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自主识字

1、在晴朗的夜晚,你们仰望蓝天,会看到些什么呢?

2、过渡: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孩子也喜欢观察夜空,还数过星星。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3、板书课题。请学生坐端正,齐读课题。

4、请同学打开课本,大声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谁来提醒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5、师提出读书要求:一是遇到你觉得难读的字,一定要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了。二是读书时身子坐正,左手压住书本,右手拿笔,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它。

1、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星空景色。

2、齐读课题。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读课题时不拖音。

3、坐端正,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让学生借助以前的生活体验,把看到过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对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做一定的了解,并对仔细观察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现在轻轻地把课本反扣在桌上!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读(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名接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1、学生举手指认卡片上的字的读音。

2、学生用开火车的方xx流读生字。

3、学生齐读生字。

4、按要求接读课文每人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别人朗读。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读通课文。

数星星 11

孙老师  作于 2003年8月28日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二)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写出课题。提示“数”(sh()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二)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

(二)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 (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

【板书设计 】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二)完成课后练习(2)。

(三)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新词,能看拼音填词语,完成课后练习2。

三、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  )________  祖(  )________

棵(  )________  炬(  )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

一(  )星星  小(  )  发(  )

一(  )树苗  (  )国  一(  )米

一(  )小草  (  )合  北(  )星

一(  )珠子  (  )传  烟(  )

一(  )红豆  (  )先  (  )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查字典,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北斗星总是绕着(  )转。

(四)听写字词。

(五)作业 。

1.订正错字,各改三遍。

2.把课上没做完的练习题做完。

《数星星》教案 12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走进科技世界”的首篇讲读课文。课文记述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依偎着奶奶数星星的故事,课文中的“数星星”包含着以下三方面:一是通过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和奶奶的话表现他的仔细、认真、痴迷,二是写张衡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发现了星星的运动规律,三是写张衡通过观察验证了前人的说法。本课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非常重要,教学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法渗透。根据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预设本课教学目标,将识字、学词和指导写字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9个生字,会写数、珍、珠、玉4个生字,同时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课文理解“撒、仰”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随文识字,指导写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星空的美丽,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重点指导“珍珠、玉”的写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创设法、课件演示法。

学法:发现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观察星空。

教师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星空图,激趣导入。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是啊,蓝蓝的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太美了。而且天上的星星多极了,我们平常说星星多,用哪些词语?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多音字:无数、数不清。

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数过?古时候就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数读第三声,星星和孩子读轻声)相机指导多音字“数”。

写课题,指导“数”的写法。

指导“数”的写法:左右结构,左边的“米”一捺变为一点,右边反文旁的第一笔“撇”起笔稍低,要短,撇捺要舒展。范写后巡视,指导学生写数。

2、初识张衡,读准后鼻音“衡”。

课件出示张衡简介,理解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近两千年。(板书:张衡 汉朝)

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出示图片地动仪,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出示卡片“衡”认读,读准后鼻音。

(2)他是——汉朝人,出示卡片“汉”认读,了解“汉”是前鼻音。

(3)识记“衡”“汉”。

预设: A、提醒读音:“衡”是后鼻音,“汉”是前鼻音。汉---汗对比识记。

B、“衡”字较抽象,可用谜语:

(1)真奇怪,一条大尾巴的鱼游在行里头!

(2)观察字的结构,左中右结构,用加一加方法也可记忆。

(二)初读感知,引导自主识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自读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老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哪个小组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请你们推荐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读书前提出要求,看谁的小耳朵听的最仔细,听他字音有没有读准、有没有漏字添字)读书形式要多样,小组读、男女声读、指名读、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完一自然后指名评价,并相机指导生字。

a、刚刚这位同学读的真好,我们像他一样来再读一读这个字。自然过渡到要认的生字。

b、这一自然段中,这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读准字音,再来读一读。

预设:翘舌音:楚、傻。平舌音:撒、组(换一换,祖、姐)。特别区分傻和撒,撒字识记时可用动作理解或加一加。(把手中的东西分散出去就是撒)用什么撒?用手撒,所以是提手旁。猜字谜记忆“距”,一个巨人在踢足球,或加一加方法识记。识记玉,差点称王,不能作主”或背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方法来记“玉”字。仰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仰---迎,或者做动作。什么叫仰?明白仰的意思。

3、检查预习,找准起点。

A、读准字音(出示课件:蓝色的背景,生字写在星星上。)

(1)小朋友们读课文真认真,那老师就奖励大家玩个小游戏-摘星星,要求是你一定要读正确它的名字才能把它摘下来,有没有信心?读对的同学老师就把这颗星星送给你。(自由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注意学生读错后马上纠正,可以老师领读,也可小老师帮读,或者“大家一起帮帮他!”让读错的同学读两遍以后再继续开火车。学生读时词语出的不要过快。多鼓励学生,多表扬。(拍手表扬)

(2)小朋友真能干,小星星都被我们给摘下来了,老师还给同学们还带来词语礼物,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指导。“钻研”读准字音。

(三)感悟内容,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

2、这段话写的美吗?从哪儿感受到的美?(珍珠)。珍珠是什么样儿的?(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出示珍珠图片,感受珍珠的美。

预设:妈妈的项链是珍珠的,闪闪发光就很美(从生活中感受理解)

3、那怎样记住“珍珠”这两个字呢?

(加一加,换一换。两个字都是“王字旁”,珍珠和玉都是非常珍贵的,都很美)

4、 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

5、碧玉盘很美,不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像――碧玉盘一样。生找到玉后出示玉石图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答后师总结“玉”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猜谜语的方法。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认字的本领很高,字写得怎样呢?想不想跟老师写写呢?

2、师讲解范写“珍”,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说。

提醒: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提示王字旁于王字的区别,王的最后一笔是提,珍的右边三撇起笔要对齐,上下排列,三撇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最后一撇要长。一边指导写字,一边说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一写,并念出笔顺。

3、范写“珠”字,让生说该字写时注意事项。提示学生右侧的竖为该字主笔,要写的相对长些该字才漂亮。

4、范写“玉”字,最后一横最长,第二横压在横中线上,竖压在竖中线上。

5、学生练写。(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比一个写的好,提醒写字姿势,身坐正,脚放平,与肩同宽)巡视、

6、展示点评。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 汉朝

珍 珠 玉

相关阅读

栏目精选

其他栏目

毕业论文

教学教案

教学计划

学习总结

实践心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