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目:数学
年级:四年级(下册)
课题:搭一搭(还原立体图形)
第3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出发,探索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
2、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出发,探索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
难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欣赏古诗,激趣促学
【设计意图:从苏轼《题西林壁》中蕴含的数学意义作为本节课教学的起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得到的认识是不一样。为了能更清楚了解事物,我们必须从不同的侧面和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以此思想和学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画一画,直观感知
《搭一搭》教学设计
1.课件出示三个立体图形,学生从中选出其中的一个先画出正视图和左视图。
2.交流汇报。
3.比较这3个立体图形,再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小结:小立方块位置的变化了,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形状有相同也有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三视图,这节课以这个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进行比较,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小正方体位置的变化导致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形状有相同也有不同,体会面与体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初步感受从2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想一想,操作确认
课件出示一组由5个小立方块搭出的立体图形,给出从正面、上面画下来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