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2篇)
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在当下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1
一、深入实际,不带框框,占有材料
调查报告是对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搞好调查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前提。要搞好调查就必须深入实际,和群众打成一片,同时在指导思想上不能带框框,不能“背鞋找脚”、“削足适履”,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去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占有材料。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就是要求我们写调查报告时,要从实际出发,克服主观主义,详细地占有材料,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材料。只有如此才不至于“头重脚轻根底浅”,才不至于“嘴尖皮厚腹中空”,才能使我们的调查报告有说服力。
二、尊重事实,全面客观,认真分析,找出规律
在调查中,我们对于调查对象的了解要全面、具体、深入,要实事求是,不可以偏概全,更不能各取所需,而应全面掌握有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意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东西。只有如此,我们的调查报告才有意义、有作用。否则,以偏概全,一知半解,不做认真分析,势必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开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不出什么好主意的。”
三、围绕中心,去伪存真,剖析要深,立意要新
我们在具体的调查中收集的资料是零散的,也可能是杂乱无章和与主题无关的。如果在写作时,把这些材料堆砌起来、罗列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
因此,在动笔写作之前,还要把这些材料,围绕中心进行整理、归类,即通常所说的“下去一把抓,回家再分家”,通过整理、归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在此基础上去剖析问题,找到事物内部的关系,给问题定性。
而定性时要做到立意更新、更高,防止人云亦云。要抓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把材料归类整理,使材料为论点服务。
四、写法要活,不拘一格,短小精悍,生动活泼
调查报告在行文上要灵活多样,选取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叙述议论相结合,也可以是点面相结合。即:做到充分叙述事实情况,科学分析观点、看法,有叙有议,纵横交错;做到既要有一般情况,又要有典型事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在材料的形式上要形象生动不拘一格,要适当地使用调查中得到的有关数字、事例等。数字在调查报告中最有说服力,事例具体、生动,特别是典型事例,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在篇幅上要做到短小精悍,如果太长,容易使读者生厌,会埋没调查的结果。
在语言文字上要适当运用群众性的语言,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活泼性,同时要做到文字简洁、生动、有力。切忌夸夸其谈、空洞无物。
当然,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还要科学地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推理,遵守逻辑规律。
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2
调查报告写作的注意事项一、写好调查报告的对策建议部分一篇调查报告的主要价值就在于最后的对策建议部分,但是情况也很重要,因为调查报告需要以情动人。
调查报告不仅需要提供客观情况,而且要想使报告动人,就必须要有生动的情况,以情况动人,所以生动的情况是调查报告成功的前提。
但是,调查报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策建议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是什么?不能光是口号,不能是空洞的话。
例如,我调查包产到户时就碰到一个问题。
比如上水耕田的时候,先耕田先发,先上水先发,家家都要先耕田,怎么办?我想不出办法来。
然后一个老太太就说,你这个同志怎么这么笨,我们农村里这个问题很好办,碰到问题就抓阉。
我开始时还觉得用抓阉解决问题不妥,不太科学,拿到决策建议里不好写。
后来一个中学生说,抓阉就是机率的概念,就是概率论,就是运筹中的机率论。
现在如体育比赛怕强强相遇,种子选手分组抽签,抽签就是抓阉,抓阉就是抽签。
这番话马上就把我点拨了。
我当时立即写了一篇题目叫“不可一概否定抓阉”的文章,登在《新华日报》上。
农村遇到尖锐矛盾怎么办?抓阉。
抓阉用科学上的解释就是体育比赛的抽签,抽签与抓阉本质上是相通的,不要认为抓阉就是迷信、愚昧、落后,应该说是一种农民的智慧。
抓阉这个对策建议这们就写入了调查报告中,而这个对策建议是书本上所没有的。
前年《读书周报》登了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往往用非常古老而简便的方法解决他们认为的一些很复杂的问题,抓阉就是其中之一。
美国人也肯定了这个办法。
有些决策建议,正如奈斯比特所说,华盛顿没有,在下面;我们也有类似情况,北京没有,在下面。
毛主席说,领导是加工厂。
办法在群众之中,所以,要到群众中去,虚心求教,把他们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提炼出来。
比较法对对策建议也很重要。
我到宜兴看当地的杜鹃大王,她说自己一亩山丘地的杜鹃花可卖十万块人民币,能比她高的很少。
我告诉她,的确很高,但也不要满足,我到台湾去看种植蝴蝶兰,一亩地的销售收入是十万美元。
一比较,就知道天外有天。
这就是比较法。
这需要靠你多看,看多了肚子里就有,就能说得出来。
所以,要做好对策建议,就要中外古今都要研究,靠平时多积累。
在座各位每个人都应该是博士,这个博士是很广博,不是指某一方面的专家,都是通才,这样的`人才配做研究工作者。
现在网上东西很多,但是我觉得有些古书也要翻一翻,外国文学也要涉猎一点。
总之,少唱一点卡拉OK,多看一些书报,做点案头工作,我觉得是有好处的。
二、处理好多人调查与写好报告的关系这是个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区别。
文学创作完全是个体劳动,手工劳动。
如果让巴金和郭沫若合起来写一篇小说,保证不好看,因为各人有各人的风格。
但公文代表一个领导机关的集体意志,因此,它是一个集体意志的体现。
调查的时候往往不是一个人去调查,有一个调查组,所以调查报告就应该是大家群体意志的反映。
一个人调查也有,但多数情况下是多人调查。
我个人主张调查组最好是三人左右,不要太多,少而精,便于集中大家的意见。
有些大型的和中型的综合性调查,人数可以多些,但最后要写出分课题的报告,在前面加上一个综合性的概述,或者叫整个报告的内容提要也可以。
长篇调查报告我主张搞提要,否则领导没有时间看。
有几百字的提要,可以把调查报告的精华部分突出出来,特别是对策建议部分。
在有分歧的时候,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讨论,允许保留意见,用方案之二、方案之三注明出来,可以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
调查的分歧要由调查组组长来拍板,组长拍板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仍可以调查组名义坚持,因为调查报告是体现调查人的意志,而不是体现领导人意志。
领导认为不对时,可以在批语上写清楚,再往上报。
这样,既发扬了民主,又不损伤下面的积极性。
所以,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充分尊重个体的意见,最后按照民主集中制,再加上组长裁决,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意见。
三、解决调查报告中问题与建议重复的问题调查报告要有情况、有议论、有办法。
这是刘顺元反复强调的调查报告的三个有。
如何把他们统一起来?我想,情况不能复杂,要做到以情动人,十分简练。
问题部分要详细,要展开,要努力把它摆深摆透,因为调查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策建议部分要简练,条文式的,一二三四,就可以避免与问题重复。
比如以“抓阉”为例,包产到户后发生了争牛、争水、争农机这些现象,有的地方发生了打架斗殴等问题,在对策建议里就可以提出,例如像抓阉这个办法也可采用,而这个办法与我们所谓科学的抽签、概率论等并不矛盾,要解放思想,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实践上进行操作。
这样,对策建议就非常简练。
对策建议的关键是要有高度,要有理论高度,要有几个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这几个性说来好说,做起来比较难,尤其是可操作性,相当不容易做到。